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10013-2023)实施: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成强制标准
2025-06-0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环境的日益关注,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卫生问题逐渐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为保障人们在公共场所中的呼吸健康,国家于2023年正式实施了《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10013-2023)》。这一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正式纳入强制性标准,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范背景与目标

近年来,空气污染、传染病传播等问题频发,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成为潜在的健康隐患。例如,在密闭空间中,若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或缺乏有效净化措施,可能导致污染物积累、病毒扩散等问题。因此,《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10013-2023)》应运而生。该规范旨在通过明确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能够提供清洁、健康的空气环境。

其核心目标包括:

  1. 提高新风系统的覆盖率与效率;
  2. 强化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3. 减少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
  4. 推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新风系统成强制要求

新风系统作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此次规范中被明确列为强制性要求。根据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公共场所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新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氧气含量达标。

1. 新风量的具体要求

规范对不同场所的新风量提出了详细标准。例如,商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新风量需达到每人每小时至少30立方米;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则需更高标准,以满足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

2. 新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新风系统的安装需遵循“分区送风、独立回风”的原则,避免不同区域间的空气交叉污染。此外,系统还需具备自动调节功能,根据室内外空气质量动态调整新风量,从而实现节能与健康的双重目标。


三、空气净化成为硬性指标

除了新风系统外,空气净化也被纳入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必须配备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及微生物。

1. 空气净化技术的选择

规范推荐使用HEPA过滤器、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净化空气。其中,HEPA过滤器能有效拦截PM2.5及更小颗粒物,而紫外线杀菌技术则可杀灭空气中99%以上的细菌和病毒。

2. 定期维护与检测

为确保空气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还强调了定期维护和检测的重要性。例如,滤网需按周期更换,空气净化效果需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存档以备查验。


四、实施意义与挑战

1. 实施意义

该规范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 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通过优化通风和净化措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 促进绿色发展: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通风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 推动行业升级:促使相关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 面临的挑战

尽管规范的实施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 改造成本较高:部分老旧建筑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系统升级。
  • 技术普及不足: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来满足规范要求。
  • 监管难度大:如何确保所有公共场所都能严格执行规范,仍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五、结语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10013-2023)》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管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作为强制性标准,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完善配套政策,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确保规范得到有效落实,为公众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室内环境。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