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25-06-13

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和能源效率。为了规范和指导这一领域的设计工作,我国制定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这一标准为设计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建筑内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及能耗水平均达到合理范围。

一、规范的核心内容

GB 50736主要涵盖了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规划、设计、选型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其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室内环境参数
    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功能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噪声等指标。例如,办公区域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C~22°C之间,夏季则为24°C~28°C;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0%~60%范围内。这些参数旨在满足人体对舒适性的需求,同时兼顾节能目标。

  2. 负荷计算方法
    准确的冷热负荷计算是设计的基础。GB 50736推荐使用动态或稳态法进行负荷分析,并考虑围护结构传热、人员活动、设备散热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数据(如室外气象参数)来优化系统性能。

  3. 系统形式选择
    规范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学校、医院、商场等)的特点,提出了适宜的系统形式。例如,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而分体式空调更适合小型独立空间。对于寒冷地区,需优先考虑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等方式以提高舒适度。

  4. 节能措施
    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GB 50736强调通过提升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选用高效设备、采用变频技术以及实施分区控制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作为辅助热源。


二、规范的应用价值

GB 50736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南,更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以下是其主要应用价值:

  1. 保障用户舒适性
    通过设定合理的室内环境参数,该规范能够有效改善居住者的工作和生活体验。例如,在医院病房中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助于患者康复;在图书馆内创造安静且稳定的微气候则有利于阅读学习。

  2. 促进节能减排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建筑领域成为碳减排的重点对象。GB 50736提倡从源头减少能耗,例如优化系统配置、引入智能控制策略以及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等措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 提升工程品质
    统一的设计标准有助于避免因随意性导致的技术问题。例如,某些项目可能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而出现过冷或过热现象,甚至引发投诉纠纷。遵循GB 50736可以显著降低类似风险,增强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三、实际案例分析

以下以某北方城市的一栋综合性办公楼为例,说明GB 50736的实际应用过程:

  • 项目背景:该建筑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包含会议室、办公室、餐厅等功能区。
  • 设计步骤
    • 首先根据当地冬季最低气温(-15°C)和夏季最高气温(35°C),确定全年典型工况。
    • 其次,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各楼层的冷热负荷,并据此选择适合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 最后,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安装管道、风口及保温材料,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经过一年的运行监测发现,该建筑不仅达到了预期的舒适性目标,而且综合能耗比传统方案降低了约20%,充分体现了规范的指导意义。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GB 50736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例如,最新版本增加了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要求,允许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和调整HVAC系统状态。此外,针对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碳建筑的发展趋势,规范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条款,力求为下一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总之,《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是我国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文件。它不仅规范了设计流程,也为实现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