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用户对舒适性、智能化需求的日益增强,中央空调行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与标准升级。2024年,《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选型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中央空调行业在设计理念、能效评估、系统配置等方面迈入了一个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新阶段。
本次更新的核心在于强调“全生命周期”设计理念,即从系统的初始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后期运行维护及报废处理全过程中的综合考量。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整体性能,还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符合当前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在设计原则方面,《导则》明确指出,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应以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为前提,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结构特点、使用时段分布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设计。同时,鼓励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便于后期改造与升级。
在设备选型方面,新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能效准入门槛。明确规定,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风机盘管等主要设备的能效等级不得低于国家二级能效标准,并优先推荐使用一级能效产品。此外,对于多联机系统,新增了部分负荷工况下的能效评价指标,避免传统选型中仅依据最大负荷导致的过度配置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导则》首次将“智能控制系统”纳入设计选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新建项目中全面应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实现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能耗分析等功能。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管理精度,推动中央空调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在负荷计算与风量匹配方面,新版标准进一步细化了计算方法与参数取值。例如,引入动态负荷模拟工具,替代传统的静态估算方式;明确了不同建筑类型、人员密度、照明功率密度等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升了设计数据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此外,《导则》还特别强调了空气品质保障的重要性。针对医院、学校、办公楼等人流密集场所,提出应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与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同时,在送风与回风路径设计上,要求避免交叉污染,提升通风效率。
在施工与调试环节,新标准对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系统冲洗与试压等关键步骤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安装质量。并明确提出应在系统交付前完成至少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中央空调行业正加速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此次标准的更新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及时回应,也为未来的技术路线提供了明确指引。它将促使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步伐,推动行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总体来看,新版中央空调设计选型标准体现了系统性、前瞻性与实操性的高度统一。无论是设计单位、工程公司,还是设备制造商,都应积极适应新规要求,持续优化技术方案与服务能力,共同推动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