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已成为保障室内环境舒适性的重要设备。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中央空调的各个部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积尘、结垢、腐蚀等问题,尤其是板式换热器,作为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清洁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换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本文将通过一次实际的中央空调板式换热器拆装清洗过程,详细记录整个维修保养服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用户单位提供参考。
在进行板式换热器清洗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确认设备的品牌、型号以及安装位置,并查阅设备的原始资料,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形式、材质以及设计参数。随后,对换热器外部进行初步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泄漏、腐蚀或结垢现象。
本次清洗对象为某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型号为BRAET板式结构,介质为水-水换热,主要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热交换环节。根据用户反馈,近期系统运行效率下降,出水温度不稳定,初步判断为换热器内部结垢所致。
在正式拆卸前,技术人员首先关闭系统阀门,排空换热器内的残留水,并对系统进行泄压处理,确保操作安全。随后使用专用工具对换热器的夹紧螺栓进行松动,并逐片拆卸板片。
板式换热器由多片金属波纹板片叠加而成,每片之间通过密封垫隔开,形成冷热介质交替流动的通道。在拆卸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小心操作,避免板片变形或密封垫损坏。每拆下一片板片,都进行编号并拍照记录,以便后续清洗后按顺序安装。
在拆卸完成后,对板片表面进行初步检查,发现部分区域存在明显的水垢和沉积物,尤其是在水流通道的转弯处,垢层较厚,颜色呈灰白色,初步判断为碳酸钙结垢,属于典型水质问题导致的结垢现象。
清洗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个阶段。
1. 物理清洗
使用高压水枪对板片进行冲洗,去除表面的浮尘和松散污垢。对于附着较紧的垢层,则采用软毛刷配合清水刷洗,避免使用金属刷以免损伤板片表面。
2. 化学清洗
由于物理清洗无法彻底清除顽固水垢,因此采用化学清洗方式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垢样成分分析,技术人员选用弱酸性清洗剂(pH值约为3.5),主要成分为柠檬酸和缓蚀剂,既能有效溶解碳酸钙垢,又不会对不锈钢板片造成腐蚀。
清洗过程采用浸泡法,将板片分批次放入清洗槽中,浸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期间用软毛刷轻刷板片表面,加速垢层脱落。清洗完成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板片,直至pH值恢复中性,确保无化学残留。
清洗后的板片表面光洁如新,水流通道畅通无阻,清洗效果明显。
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性能依赖于板片之间的密封垫。在清洗过程中,技术人员对每一条密封垫进行检查,发现部分垫片存在老化、变形或裂纹现象,已无法保证密封效果。
因此,决定对所有密封垫进行更换。选用原厂配套的EPDM材质密封垫,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按照顺序进行,确保密封垫安装到位,无错位或扭曲。
清洗和更换完成后,开始进行板片的回装。按照拆卸时的编号顺序,逐片回装,并使用专用扭矩扳手对夹紧螺栓进行均匀紧固,确保板片之间的密封性能。
组装完成后,重新连接管道,并对系统进行试压测试,确认无泄漏后,启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试运行。运行过程中,监测进出水温度、压力及流量等参数,发现系统运行稳定,换热效率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清洗效果。
通过本次中央空调板式换热器的拆装清洗,不仅有效恢复了设备的换热效率,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此次维修保养服务也暴露出一些常见问题,如水质管理不善导致的结垢、密封垫老化未及时更换等。
为此,建议用户单位:
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维护与保养,而板式换热器作为其中的关键部件,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专业的维修保养服务,不仅可以提升系统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为企业节省运行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