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中央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碳排放量。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消费者和企业在选购中央空调时,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能效等级,尤其是一级能效与三级能效之间的碳排放差异,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我国对中央空调的能效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 19576-2019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产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其中一级能效为最高标准,代表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单位制冷量所消耗的电能最少,能效比(EER)或季节能效比(SEER)最高;三级能效为最低准入门槛,虽然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但其能耗水平相对较高。
能效等级不仅关系到用户的运行成本,更与碳排放密切相关。高能效产品在相同制冷或制热效果下,消耗的电力更少,从而减少了因发电而产生的碳排放。
以某主流品牌某型号中央空调为例:
假设在标准工况下,年运行时间为2000小时,制冷量为10kW,则:
两者年耗电量相差约1111 kWh。按照我国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比约为70%的比例计算,每度电平均碳排放系数约为0.6 kg CO₂/kWh,则:
这相当于一辆家用燃油车行驶约4000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中央空调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由于我国电力结构仍以煤电为主,因此电力消耗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碳排放的计算公式为:
碳排放量 = 耗电量 × 电力碳排放因子
其中:
因此,能效等级越高,单位制冷量的耗电量越低,碳排放量自然也越少。
在不同使用场景下,中央空调的运行时间和负荷差异较大,导致一级与三级能效之间的碳排放差距也有所不同。
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
这类建筑通常全年运行时间较长,日均运行可达10小时以上。以年运行2500小时计算,一级与三级能效空调在10kW制冷量下年碳排放差异可达800 kg CO₂以上。
住宅建筑
家用中央空调运行时间相对较短,以年运行1000小时计算,一级与三级能效空调年碳排放差异约为330 kg CO₂。
医院、酒店等高负荷场所
这些场所对空调依赖度高,运行时间长且负荷稳定,一级能效空调的节能与减排效果更为显著,碳排放差异可超过1000 kg CO₂/年。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高能效设备的普及应用。例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鼓励使用一级能效产品。同时,多地已将中央空调纳入碳排放管理范围,推动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监测与碳排放核算。
此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LEED、BIM、绿色三星)也对中央空调的能效提出明确要求,一级能效产品在绿色建筑认证中具有显著优势。
从市场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能效产品支付溢价。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一级能效中央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一级能效中央空调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推进碳减排:
中央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等级直接影响碳排放水平。一级与三级能效产品在年碳排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选择高能效产品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还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未来中央空调行业将向更高能效、更低碳排放方向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