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冬季的来临,供暖问题成为居民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在众多供暖方式中,空气源热泵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清洁能源供暖技术,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公共建筑开始采用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那么,在北方严寒的冬季,空气源热泵的供暖效果究竟如何?本文将结合实地测试数据和用户反馈,进行深入分析。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通过吸收空气中热量,经过压缩机压缩、换热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从而实现供暖或供热水的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逆卡诺循环”,即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从空气中提取大量热量用于供暖。与传统的燃煤锅炉、燃气壁挂炉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势。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冬季的运行效果,本次实测选取了位于河北石家庄的一处住宅小区作为测试对象。该小区地处华北平原,冬季平均气温在-5℃至0℃之间,极端低温可达-10℃左右,具备典型的北方冬季气候特征。
测试设备为某品牌家用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配备1.5匹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覆盖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测试周期为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共计90天。
在室外气温维持在-5℃左右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可稳定维持在20℃以上,部分房间甚至可达22℃。热泵系统启动后,升温速度较快,一般在30分钟内即可达到设定温度。即使在夜间低温时段,室内温度波动也较小,舒适性较好。
测试期间,系统日均运行时间约为10小时,日均耗电量为28度。以石家庄居民电价0.55元/度计算,日均电费约为15.4元,整个冬季(按90天计算)总电费约为1386元。相较于传统燃气壁挂炉每平方米约30元的供暖费用,空气源热泵在节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一次寒潮中,室外温度降至-10℃并持续三天,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室内温度维持在18℃以上。虽然此时制热效率有所下降,但通过系统自动调节和辅助电加热功能的配合,未出现明显的温度波动或停机现象。
参与测试的用户普遍反映,空气源热泵供暖过程中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不会出现传统暖气片供暖导致的干燥问题。同时,系统运行噪音较低,不影响日常生活。部分用户表示愿意在下个供暖季继续使用该系统。
近年来,空气源热泵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在低温环境下运行能力显著提升。目前主流产品普遍采用喷气增焓压缩机、高效换热器以及智能除霜技术,使其在-25℃以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此外,部分厂商还推出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结合的复合能源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尽管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地区表现良好,但其适用性仍需根据具体环境评估。建议在以下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综合来看,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冬季供暖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供暖体验,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技术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空气源热泵有望在北方供暖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