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频发,用户对空调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高寒地区,空调系统不仅要满足常规的制冷需求,更要在极低温环境下实现高效制热。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军品牌,长虹凭借其在空气能热泵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了“虹暖”系列低温空气能热泵产品,成功通过了亚冬会雪场的极端环境实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方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器从空气中提取热量,再通过压缩机提升温度后释放到室内。然而,在气温低于-10℃甚至-20℃的极寒环境下,空气中可提取的热量大幅减少,传统空气源热泵往往会出现制热效率下降、压缩机频繁启停、除霜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面对这一行业难题,长虹技术团队在“虹暖”系列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该系列产品采用了新一代高效低温压缩机、优化后的冷媒循环系统以及智能除霜控制算法,确保设备在-20℃超低温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为高寒地区提供持续、高效的供暖解决方案。
为了验证“虹暖”系列产品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实际性能,长虹联合相关机构在某亚冬会雪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测试。测试地点位于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15℃,极端低温可达-25℃,空气湿度低、风力强劲,是对热泵设备的严峻考验。
在测试期间,“虹暖”系列产品持续运行,为雪场管理用房、运动员休息区、观赛区等区域提供供暖支持。数据显示,即便在-20℃的极端低温下,设备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制热输出,室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系统COP(能效比)达到2.5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智能除霜系统根据环境温湿度变化自动调节除霜周期,有效避免了传统设备在低温下频繁除霜导致的能耗浪费和室内温度波动问题。
测试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未出现因低温导致的系统故障或性能骤降,充分展现了“虹暖”系列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可靠性。
“虹暖”系列之所以能在极寒环境下表现出色,离不开长虹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低温压缩机技术:采用专为低温环境设计的高效压缩机,能够在低温下保持稳定的吸气压力与排气效率,避免传统压缩机在低温下出现的吸气不足、效率下降等问题。
冷媒系统优化:通过优化冷媒流量控制与换热器结构设计,提升低温环境下系统的热交换效率,确保热量的有效提取与传递。
智能除霜控制:引入AI算法,根据环境温湿度、运行时间、结霜程度等多维度数据,动态调整除霜策略,实现“按需除霜”,减少无效除霜带来的能耗损失。
多重防护设计:外壳采用高耐候性材料,具备良好的抗冻、抗风沙能力;内部关键部件如风机、电机等均经过低温环境强化测试,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供暖成为大势所趋。空气源热泵作为清洁能源供暖的重要技术路径,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电加热等高能耗方式。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煤改电”工程的深入实施,为空气源热泵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虹“虹暖”系列产品的成功实测,不仅验证了其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能,更为其在北方采暖市场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滑雪场等场所,为用户提供绿色、节能、舒适的供暖体验。
此外,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空气源热泵在工业余热回收、农业温室供暖、冷链物流等领域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虹暖”系列凭借其在低温环境下的卓越表现,有望在未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助力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虹“虹暖”低温空气能热泵系列产品在亚冬会雪场的实测成功,标志着我国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低温制热领域迈上了新台阶。面对日益增长的极端气候应对需求和清洁能源转型趋势,长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突破行业瓶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稳定的供暖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市场的不断拓展,长虹“虹暖”系列产品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中央空调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