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空调行业盛会,不仅是技术革新的风向标,更是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的盛会于初夏时节在南方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科研机构、渠道商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的高光时刻。
展会首日,各大展台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格力以“智慧冷暖,绿色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全直流变频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室内温湿度的精准调控,能耗较传统机型降低30%以上,现场演示中仅用90秒便将模拟空间温度从35℃降至24℃,引得观众频频驻足。与此同时,美的则推出了搭载“无风感3.0”技术的新一代家用空调,通过微孔导流设计,实现了冷风不直吹人体的效果,尤其适合老人与儿童使用,获得现场家庭用户的一致好评。
作为行业创新的引领者,海尔在本次展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空气管家”智能生态平台。该平台整合了空调、新风、净化、加湿四大功能模块,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更令人瞩目的是,该系统具备自学习能力,能根据用户的作息习惯和环境变化,提前预判并优化空气调节策略,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制冷”到“主动服务”的跨越。
除了主流品牌的技术展示,本届盛会也涌现出一批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创新企业。一家来自深圳的初创公司推出了基于相变材料(PCM)的储能空调模块,能够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储存冷量,白天高峰时段释放,大幅降低用电成本。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商业楼宇和数据中心,已与多家地产开发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外,还有企业展示了应用于极端气候环境的耐高温空调系统,可在60℃高温下持续稳定运行,为沙漠地区建筑提供了可靠的温控解决方案。
技术论坛是本次盛会的另一大亮点。为期三天的系列演讲涵盖了“双碳目标下的空调能效提升路径”“新型制冷剂替代进展”“智能家居融合趋势”等多个前沿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空调行业正面临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期,绿色低碳与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驱动力。”他呼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R290等环保制冷剂的规模化应用,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在国际合作方面,展会特别设立了“一带一路”专区,邀请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采购商与国内企业对接。据主办方统计,展会期间共达成意向订单超80亿元,其中出口占比达45%,较去年增长12个百分点。多位海外买家表示,中国空调产品在性价比、智能化水平和售后服务体系方面已具备显著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盛会还首次设立了“青年创新奖”,鼓励高校学生和年轻工程师参与行业技术攻关。来自清华大学的一支团队凭借“基于机器视觉的空调外机自清洁系统”项目脱颖而出。该系统利用摄像头识别外机翅片积尘程度,结合高压气流与纳米涂层技术,实现远程自动化清洁,有效提升换热效率。评委会认为,该项目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产业化落地。
闭幕式上,主办方公布了年度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空调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变频产品渗透率已达86%,智能空调销量占比超过40%。出口方面,欧洲市场因能源危机带动高效节能空调需求激增,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蓝海。
回望这场盛会,它不仅是一次产品的集中亮相,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对话。从节能降耗到智能互联,从单一制冷到空气生态管理,空调的定义正在被不断重塑。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言:“我们卖的不再是机器,而是健康、舒适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随着最后一盏展灯熄灭,人群渐渐散去,但思想的火花仍在延续。可以预见,这些在盛会上萌发的理念与技术,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悄然改变千家万户的呼吸体验,也为全球暖通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