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
2025-10-22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消费者对舒适性、智能化、节能环保需求的不断提升,空调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各大空调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标志着中国乃至全球空调产业已迈入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根据最新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主要空调企业的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8%,较2022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部分龙头企业如格力、美的、海尔等,其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过6.5%,个别高端技术路线项目单年度投入突破百亿元。这一数据不仅远高于传统家电行业的平均水平,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标准,显示出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

推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首先来自于“双碳”目标下的政策引导。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高耗能产品的能效水平。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性能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能源效率。为此,国家不断升级能效标准,推动一级能效产品普及,并鼓励变频、热泵、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企业唯有通过持续研发,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倒逼企业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如今的空调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制冷制热设备,而是集空气净化、湿度调节、智能互联、语音交互于一体的智慧家居核心终端。用户期待更静音、更健康、更节能、更智能的产品体验。为此,企业必须在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布局。例如,多家企业已推出搭载自清洁技术、UVC紫外线杀菌、PM2.5实时监测等功能的新一代空调产品,这些功能的背后是大量基础研究与工程试验的支撑。

此外,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是推动研发加码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空调品牌正加速“出海”,进入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多元市场。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使用习惯、认证标准差异巨大,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本地化研发能力。以热泵空调为例,欧洲市场因能源危机推动热泵替代传统采暖设备,中国厂商迅速响应,开发适用于低温环境的高效热泵系统,并通过CE、ERP等国际认证,成功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快速响应能力,离不开长期积累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空调行业的研发已从单一产品创新转向系统性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普遍建立了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验证、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研发体系。例如,格力电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拥有近1.5万名研发人员,下设多个专业实验室,覆盖压缩机、电机、换热器、智能控制等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美的集团则通过“美云智数”等数字化平台,实现研发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大幅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

与此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成为提升研发效率的重要路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聚焦前沿技术攻关。如清华大学与某头部空调企业合作开展“新型环保制冷剂替代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HFCs类制冷剂的温室效应问题;浙江大学则在空气流动模拟与降噪算法方面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持。这类合作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的融合渗透,空调行业的技术边界将进一步拓展。氢制冷、磁制冷、相变储能等前沿方向虽尚处探索阶段,但已有企业开始布局相关预研项目。可以预见,未来的空调将不仅是调节温度的工具,更将成为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参与电力调峰、光伏储能、智能家居联动等场景。

总体而言,空调行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持续攀升,既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技术为王的时代,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深耕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整个行业的技术跃迁,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绿色、更智能、更舒适的美好生活体验,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