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与“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传统空调制造企业正加速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这一转变不仅顺应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趋势,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多的空调企业开始布局综合能源服务领域,通过整合技术创新、系统集成与数字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解决方案。
综合能源服务是指以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为基础,结合用户用能需求,提供集能源供应、节能改造、运行优化、运维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相较于传统的空调销售模式,综合能源服务更强调“整体解决方案”和“长期价值创造”。空调企业凭借在制冷、供热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具备天然优势切入该领域。例如,在商业楼宇、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场景中,空调系统往往占据建筑能耗的40%以上,是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因此,空调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供涵盖冷热源系统设计、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搭建、合同能源管理(EMC)等在内的综合服务,能够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户运营成本。
以格力、美的、海尔等为代表的国内头部空调企业已纷纷迈出实质性步伐。格力电器近年来大力推广“零碳源”空调系统,并依托光伏直流变频技术,构建光储空调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公共建筑项目中实现应用。美的集团则通过旗下“美控智慧建筑”品牌,打造覆盖暖通空调、能源管理、楼宇自控的智慧建筑生态系统,推动从产品销售向“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升级。海尔智家推出的“能源物联网生态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优化空调运行策略,实现按需供能、动态调节,大幅提升系统能效。这些实践表明,空调企业不再局限于“卖机器”,而是致力于成为用户身边的“能源管家”。
在技术层面,空调企业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依赖于多项核心技术的融合。首先是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如磁悬浮压缩机、CO₂制冷技术、全变频系统等,大幅提升了主机设备的能效水平。其次是能源系统的集成能力,企业需要具备多能互补的设计能力,将空调系统与太阳能、地热能、储能装置等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运行的能源网络。再次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通过部署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和云平台,实现对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远程调控,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此外,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推动转型的重要动力。传统的设备销售模式周期短、利润有限,而综合能源服务通常采用长期合作机制,如能源费用托管、节能效益分享等,使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客户粘性,也有助于企业沉淀数据资产,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国家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区域能源站、近零能耗建筑等新型业态,为空调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创造了政策红利。
当然,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综合能源服务涉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体系,对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管理、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用户的用能需求差异较大,定制化程度高,导致项目实施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此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空调企业外,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互联网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行业格局尚未定型。
展望未来,空调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的转型将是大势所趋。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空调企业有望在智慧能源、绿色建筑、城市能源系统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坚持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并重,强化系统集成能力,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服务生态。唯有如此,才能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真正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服务”的全面跃升。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