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规范修订版发布
2025-1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家用空调作为居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器产品之一,其能效水平、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耗与环境质量。为引导行业绿色发展,推动家电产品向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方向升级,生态环境部近日正式发布了《家用空调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规范》(HJ 2536-2024)修订版,标志着我国在绿色家电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次修订是在原有标准基础上,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进行的系统性优化。新版规范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估,涵盖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生产制造、使用能耗、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旨在推动空调行业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的转变。

在能效要求方面,新规范显著提升了准入门槛。根据修订内容,申请环境标志认证的家用空调器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并对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和制热季节能效比(HSPF)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变频空调普及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标准强化了对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效率的考核,鼓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压缩机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和高效换热器设计,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实现更低的能耗。

除了能效提升,新规范还首次将制冷剂的环境影响纳入核心评价指标。明确要求优先使用全球变暖潜值(GWP)较低的环保型制冷剂,如R32或正在推广中的天然工质R290。对于仍使用高GWP制冷剂的产品,需提供完整的泄漏控制方案和回收再利用机制。这一变化不仅响应了《基加利修正案》对削减氢氟碳化物(HFCs)的国际承诺,也倒逼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材料环保方面,修订版强调了有害物质的管控和可再生材料的应用。标准要求空调外壳、内部结构件等不得含有铅、汞、镉等有害重金属,并限制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同时,鼓励企业在产品中使用回收塑料、再生金属等可持续材料,并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此外,新规范还新增了“易拆解设计”要求,便于产品报废后的分类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对产品噪声、空气质量改善功能等用户体验相关指标的考量。例如,规定室内机在最低风速运行时的声功率级不得超过规定限值,以提升用户舒适度;对于具备空气净化、除菌、湿度调节等功能的空调产品,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确保其宣称功能真实有效,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为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新规范同步完善了认证流程和监管机制。企业申请环境标志认证时,须提交完整的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声明文件及生产过程环保合规证明。认证机构将采取现场核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督,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持续达标要求的企业,将依法撤销认证资格并予以公示。

《家用空调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规范》的修订,不仅是技术标准的更新,更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制造业的具体落地。它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也为消费者选购环保产品提供了权威参考。据测算,若全国主流品牌均按新标准生产,预计每年可节电超过5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未来,随着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还将持续迭代升级。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该标准与绿色产品认证、碳足迹标识等制度衔接,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助力我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