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抗震设计规范最新技术要求
2025-1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层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的不断增多,空调设备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位置多位于屋顶、设备层或地下室等关键区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若缺乏有效的抗震措施,极易造成设备损坏、管道破裂甚至引发次生灾害,威胁人员安全和建筑结构稳定。因此,空调设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机电工程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及相关最新技术标准,空调设备的抗震设计需遵循“预防为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设备及其连接系统能够保持基本功能,避免严重破坏。最新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抗震设防类别与设防标准。空调设备作为非结构构件,其抗震设防应依据所在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对于甲类、乙类建筑(如医院、学校、应急指挥中心等),空调系统的抗震设防要求更为严格,需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一度进行设计。同时,设备的支吊架、连接管道及控制系统均应纳入整体抗震体系考虑,不得遗漏任何关键节点。

其次,强调设备固定与支撑系统的可靠性。空调主机、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等大型设备必须通过可靠的锚固方式与建筑结构连接。新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材质的抗震支吊架,并禁止使用膨胀螺栓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支吊架的设计需进行力学验算,确保在水平地震力和竖向地震力共同作用下不发生屈服、失稳或断裂。对于重量超过1.8吨的设备,还应设置独立基础或加强型混凝土基座,并配备减震装置以降低地震响应。

第三,管道系统的柔性连接与抗震支吊架布置成为重点。空调系统的冷冻水、冷却水及冷凝水管道在穿越建筑沉降缝、伸缩缝或不同结构单元时,必须设置金属软管或波纹补偿器等柔性连接件,允许一定位移而不致破裂。同时,所有直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管道均需设置抗震支吊架,且间距应符合规范限值。例如,水平管道在每12米内至少设置一组侧向抗震支撑,在转弯、分支、阀门处增设双向支撑。垂直管道则需在每一楼层设置抗拉拔装置,防止地震时脱落。

此外,电气控制与自控系统的抗震保护也被纳入新要求范畴。空调系统的配电箱、控制柜及传感器等弱电设备应安装在稳固支架上,并采取防松动、防脱落措施。重要控制线路建议采用耐火电缆并穿金属导管敷设,提升系统在灾后恢复运行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技术标准还引入了性能化设计的理念。即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景,对空调系统的抗震性能提出分级目标。例如,在生命线工程中,要求空调系统在中等地震后仍能维持基本通风与温控功能;而在普通民用建筑中,则以防止设备坠落、保障人员安全为主要目标。这种差异化设计既提升了安全性,也兼顾了经济性。

为确保设计落实到位,规范还强化了施工与验收环节的管理要求。所有抗震支吊架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企业生产,并提供力学性能检测报告。安装过程中须严格按照深化图纸执行,严禁擅自更改材料规格或安装位置。工程竣工后,需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抗震节点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空调设备的抗震设计已从传统的经验做法发展为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体系。随着BIM技术、智能监测系统在机电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未来抗震设计将更加精细化、可视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运维管理方应协同配合,严格执行最新技术要求,全面提升空调系统在地震灾害中的安全性和韧性,为建筑整体安全保驾护航。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