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待机功耗限制标准2024实施
2025-11-05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家电产品的能效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家用空调作为家庭用电的主要设备之一,其运行能耗长期受到重视,而此前较少被关注的“待机功耗”问题,也逐渐进入政策监管视野。2024年,我国正式实施《家用空调待机功耗限制标准》,标志着家电节能管理迈入精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所谓“待机功耗”,是指家用电器在接通电源但未处于制冷或制热工作状态时所消耗的电能。尽管单台空调在待机状态下的功率通常较低,一般在1至5瓦之间,但由于空调普及率高、使用周期长,且多数家庭习惯长期保持空调通电待机,积少成多,整体能耗不容忽视。据国家节能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在用家用空调超过5亿台,若每台平均待机功耗为3瓦,全年累计待机耗电量可达约13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年居民用电量。这不仅造成能源浪费,也增加了碳排放压力。

在此背景下,新实施的待机功耗限制标准明确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所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家用空调(包括分体式、窗式、移动式等类型),其待机模式下的功耗不得超过1.0瓦。对于具备Wi-Fi远程控制、语音交互、自动感应等智能功能的空调产品,允许在特定通信激活状态下短暂突破该限值,但平均待机功耗仍需控制在1.2瓦以内,并须在产品铭牌和说明书上明确标注实际待机功耗数值。

这一标准的出台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便启动了相关调研工作,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多家空调生产企业及能效检测机构,对国内外空调待机技术现状、用户使用习惯及节能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调研发现,通过优化电源模块设计、采用低功耗芯片、改进待机唤醒机制等技术手段,将待机功耗控制在1瓦以下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目前,国内主流品牌如格力、美的、海尔等企业已在其高端产品线上实现待机功耗低于0.8瓦的技术突破,部分型号甚至达到0.3瓦水平。

标准实施后,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空调产品的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凡不符合待机功耗要求的产品不得上市销售。同时,新版《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也同步更新,要求在能效标签中增加“待机功耗”信息栏,提升消费者知情权。电商平台和实体零售商也被要求对在售空调进行合规筛查,确保新标准落地执行。

从行业角度看,该标准的实施既带来挑战,也催生技术创新机遇。一方面,中小空调制造商面临技术升级压力,尤其是一些依赖传统电路设计的企业,需投入资金改造生产线、更换核心元器件;另一方面,标准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推动电源管理、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进步。业内专家指出,待机功耗的降低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还能提升产品整体可靠性,减少因长期通电导致的元件老化问题,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新标准的意义在于“隐形节能”。许多用户并未意识到空调在关闭后仍持续耗电,更不了解长期累积的电费支出。以一台待机功耗3瓦的空调为例,若全年待机300天,耗电量约为0.9度,看似微不足道,但按全国5亿台计算,总耗电量惊人。而当待机功耗降至1瓦以下,单台年节电可达0.6度以上,若结合电价0.6元/度估算,全国每年可节省电费超18亿元,减排二氧化碳近500万吨。

此外,该标准的实施也与国家“双碳”战略高度契合。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高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路径之一。家用空调待机功耗限制虽属细节管控,却体现了“从源头抓节能、从细微处降碳”的治理思路。未来,类似标准有望扩展至其他家电品类,如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等,形成覆盖全品类的待机能耗管理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2024年家用空调待机功耗限制标准的全面落地,我国家电行业的绿色转型将进一步加速。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每一瓦电力的节约,都是对可持续未来的积极贡献。而每一位消费者在选购空调时关注待机功耗的行为,也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节能变革的重要力量。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