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用能设备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空调设备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铭牌信息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产品透明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并更新了关于空调设备铭牌信息标注的最新要求。这些规范不仅适用于家用空调,也涵盖商用中央空调、多联机、热泵机组等各类空调产品,是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和监管部门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
根据《GB 4706.1—202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以及《GB/T 7725—2023 房间空气调节器》等相关国家标准,空调设备铭牌上必须清晰、永久地标注以下核心信息:
一、基本产品信息
每台空调设备的铭牌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生产企业的名称与地址。其中,型号需符合企业备案的产品命名规则,能够准确反映产品的技术特征,如制冷量、制热量、能效等级等。生产企业信息应包含中文全称及注册地址,若为进口产品,还需标明原产国及国内代理商信息,确保责任可追溯。
二、关键性能参数
铭牌必须标示空调的核心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上述参数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并与产品能效标识保持一致,严禁虚标或误导性标注。
三、能效与环保信息
根据《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所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空调产品必须加贴中国能效标识,同时在铭牌上体现相应的能效等级(如1级、2级等)。此外,涉及环保制冷剂的设备,需明确标注所使用的制冷剂类型,例如R32、R410A、R290等,并注明其全球变暖潜值(GWP)分类情况。对于含氟气体设备,还应提示“含温室气体,回收处理需专业操作”等警示语,强化环保意识。
四、安全与认证信息
铭牌须标明产品所通过的强制性认证标志,如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编号,以及适用的安全标准号。对于出口转内销或特殊用途产品,还需注明是否符合其他国际标准(如CE、UL等),但不得混淆认证性质。此外,防触电保护类别(如Ⅰ类、Ⅱ类)、防水等级(IP代码)等安全特性也应视产品结构予以标注。
五、制造与追溯信息
每台设备应标注出厂编号或序列号、生产日期(年月)或批次号,便于质量追踪与售后服务管理。鼓励企业采用二维码技术,将铭牌信息数字化,用户扫描后可获取电子版说明书、安装指南、维修记录等内容,提升服务体验。
六、其他补充要求
针对多联式空调系统(VRF)、模块化冷水机组等复杂系统,除室外机外,室内机也应具备独立铭牌,标明匹配型号、风量、噪音值等参数。对于非标准工况下使用的特种空调,应在铭牌中注明适用环境条件,如高温、高湿、防腐等特殊设计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规范强调铭牌信息的耐久性与可读性。铭牌材料应具备抗老化、耐腐蚀、不易脱落的特性,文字高度不得小于3mm,字体清晰易辨,避免使用易褪色油墨或临时标签。对于安装后不易查看的设备(如吊顶内机组),建议在包装箱或随机文件中附带铭牌信息复印件。
总之,空调设备铭牌不仅是产品身份的“身份证”,更是能效监管、安全使用和售后服务的重要依据。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最新国家标准执行标注,杜绝信息缺失、模糊不清或虚假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对铭牌合规性的抽查力度,对违规企业依法处罚。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空调行业向更加规范、透明、绿色的方向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