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集中空调系统已成为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医院、商场等场所不可或缺的设施。然而,由于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积聚灰尘、微生物及有害物质,若不及时清洗消毒,不仅会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能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细则,对于保障空气质量、延长设备寿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场所,包括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等。清洗消毒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规范、环保节能”的原则,确保操作人员安全、设备不受损坏、环境不受污染。
清洗消毒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严禁无证作业。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等。
集中空调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一般建议每两年至少全面清洗一次。但在以下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对于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卫生要求高的场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必要时增加频次。
风管清洗
采用机械清洗与负压吸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风管检修口进入,使用旋转刷头或气动胶囊清除管壁积尘,同时连接高效过滤吸尘装置,实时收集脱落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对于难以进入的支管,可采用柔性机器人或吹扫法清理。
空气处理机组(AHU)清洗
拆卸表冷器、加热器、过滤器等部件,使用中性清洗剂喷洒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特别注意表冷器翅片间的积尘和霉斑,可用软毛刷辅助清理。清洗后自然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风口与散流器清洗
拆下送回风口,用洗涤剂浸泡后刷洗,去除油污和积尘,晾干后复位。对于装饰性较强的风口,应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冷凝水盘与排水管清洗
清除水盘内污泥和藻类,用专用除藻剂处理,确保排水畅通。排水管应采用高压水或疏通器清理堵塞物,并注入消毒液进行杀菌。
清洗完成后必须进行彻底消毒。推荐使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或季铵盐类等广谱、低毒、易降解的消毒剂,浓度应符合产品说明和国家标准。消毒方式包括喷雾、擦拭或熏蒸,重点部位为风管内壁、表冷器、水盘、过滤网等。
消毒作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之后应开启新风系统通风换气不少于30分钟,确保残留消毒剂排出,避免对人体造成刺激。
清洗消毒完成后,应进行现场检查和空气质量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结果应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系统运行。
所有操作过程应详细记录,包括清洗时间、地点、负责人、使用药剂、设备型号、检测结果等,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扬尘和噪音,避免影响周边环境。废弃的过滤材料、污泥等应按医疗或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分类处置,禁止随意倾倒。清洗废水应集中收集,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此外,应建立应急预案,防范清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或人员伤害事件。
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强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真正实现“清洁空气、健康呼吸”的目标。各使用单位应提高重视,落实主体责任,推动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为公众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