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管道保温材料选用最新规范标准
2025-11-05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广泛推广,空调系统在设计与施工中的能效管理愈发受到重视。其中,空调管道的保温材料选用作为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确保空调系统的安全、节能与长效运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空调管道保温材料选用的最新规范标准,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防火等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要求。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空调管道保温材料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热工性能、防火性能、环保性、耐久性及施工适应性等多个因素。特别是在公共建筑、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明确指出,空调风管及冷热水管道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其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难燃材料),在特定区域如机房、竖井或穿越防火分区时,应优先采用A级不燃材料,如岩棉、玻璃棉或无机纤维喷涂材料。

在热工性能方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对不同气候区的空调管道保温层厚度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在寒冷地区,冷冻水管道的保温厚度通常不得小于30mm,而热水管道则需根据供水温度进一步加厚。同时,规范强调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要求常温下导热系数不大于0.040 W/(m·K),且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避免因老化或受潮导致保温性能下降。

当前市场上常用的空调管道保温材料主要包括橡塑发泡材料(如NBR/PVC)、玻璃棉、岩棉、聚氨酯泡沫(PIR/PUR)等。其中,橡塑材料因其闭孔结构、防潮性能好、施工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商业建筑和住宅项目。根据《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GB/T 35360-2017)标准,用于空调系统的橡塑保温材料需满足氧指数≥32%,烟密度等级≤75,且具备良好的抗水蒸气渗透能力。此外,新修订的标准还提高了对材料环保性的要求,限制了氯化物、氟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于高温或高湿环境,如地下车库、游泳馆或工业厂房,玻璃棉和岩棉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不燃特性成为首选。依据《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3350-2017)和《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GB/T 19686-2015),此类材料不仅需满足导热系数要求,还需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防止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影响保温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国家正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明确提出,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保温措施,鼓励使用高性能复合保温材料或真空绝热板(VIP)等新型材料,以最大限度降低冷热量损失。同时,规范强调保温系统的整体密封性和连续性,要求在阀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位采用专用配件或现场成型工艺,避免出现“热桥”现象。

在施工与验收环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16)对保温材料的安装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保温层应粘贴牢固、接缝严密、表面平整,不得有脱落、空鼓或破损现象;金属保护层应紧贴保温层,搭接方向正确,防止雨水侵入。此外,规范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现场抽样复检报告,确保所用材料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空调管道保温材料的选用已从单一的节能需求,发展为涵盖防火、环保、耐久、施工质量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最新国家规范标准进行选材与施工,结合项目实际条件,科学评估不同材料的适用性。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和过程监督,杜绝劣质材料流入工程现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提升建筑整体能效水平,助力我国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