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管材料防火性能检测最新国家标准
2025-1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空调系统在各类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及住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管承担着输送冷热空气的关键任务。然而,风管材料的防火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消防安全,一旦发生火灾,劣质或不合规的风管材料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国家对空调风管材料的防火性能检测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科学的标准。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23以及配套的《建筑用通风管道材料防火性能分级及试验方法》GB/T 25207-2023(替代原GB 8624-2012相关条款),标志着我国在空调风管材料防火检测领域迈入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新标准不仅细化了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体系,还强化了实际火灾场景下的动态测试要求,提升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空调风管材料的防火性能主要依据其燃烧性能、火焰传播速率、烟气生成量、毒性气体释放以及耐火极限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标准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划分为A级(不燃材料)、B1级(难燃材料)、B2级(可燃材料)和B3级(易燃材料)。其中,用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空调风管,必须采用A级或B1级材料,严禁使用B2级及以下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标准首次引入了“真实火灾模拟测试”机制。以往的检测多依赖于实验室小尺寸试样的氧指数、垂直燃烧等静态测试,难以全面反映材料在实际火灾中的表现。而新标准增加了“隧道炉测试法”(SBI测试)和“大型房间火灾模拟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下的温度变化、气流扰动和火焰蔓延路径,更准确地评估风管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与阻燃能力。例如,在SBI测试中,样品需在受控火焰下持续暴露20分钟,期间记录火焰横向蔓延距离、热量释放速率峰值及烟雾密度变化,只有各项数据均符合限值要求,方可判定为合格。

此外,新标准特别强调了复合型风管材料的检测要求。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玻镁风管、酚醛复合风管、聚氨酯夹芯板风管等,虽然具备良好的保温与轻量化特性,但其多层复合结构可能导致不同材料间热传导不均,引发局部起火或分层燃烧。为此,标准规定此类材料必须进行“整体结构燃烧测试”,即整段风管在安装状态下接受火焰冲击,检测其是否出现穿孔、塌陷或引燃背火面的情况。这一要求有效避免了“表面达标、内部隐患”的问题。

在检测流程方面,新国标明确了从取样、预处理、实验室测试到报告出具的全流程管理。所有送检样品必须来自同一批次生产,并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调节至少48小时,确保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检测机构需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双重资质,测试过程全程录像备查,确保结果的公正与可追溯。

对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而言,新标准的实施也带来了更高的合规要求。设计图纸中必须明确标注风管材料的防火等级,并附有第三方检测报告编号;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需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复检,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退场处理。同时,标准鼓励采用智能化监测手段,如在风管系统中加装温度与烟雾传感器,实现火灾风险的早期预警。

总体来看,空调风管材料防火性能检测的最新国家标准,体现了我国在建筑消防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与管理升级。它不仅提升了材料的安全底线,也推动了行业向绿色、安全、可持续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如纳米阻燃涂层、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风管的防火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使用单位需形成合力,共同落实标准要求,筑牢建筑消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可以预见,在新国标的引领下,我国空调风管系统的安全性将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