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企业参与制定国际能效测试新标准
2025-11-13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能效标准成为家电行业,尤其是空调产业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空调制造与消费大国,中国企业在国际能效测试标准制定中正逐步从“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乃至“引领者”。越来越多的中国空调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能效测试新标准的制定工作,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际能效标准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制定,测试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认证流程多以西方市场的需求和技术路径为基础。这些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节能技术的发展,但也存在与中国实际使用环境不匹配的问题。例如,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夏季高温高湿区域广泛,空调运行工况复杂,而传统的国际测试标准多基于温和气候设定,难以真实反映产品在中国实际使用中的能效表现。这导致部分高效产品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优异,但在实际应用中节能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挑战,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中国空调企业开始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相关区域性标准机构的技术讨论与标准修订工作。他们不仅派出技术专家加入标准工作组,还积极提交技术提案,分享在中国市场积累的大量实测数据和研发经验。例如,在针对变频空调全年能源效率(APF)的测试方法优化中,中国企业提出了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的测试周期与权重分配建议,最终被国际标准采纳,显著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除了技术层面的贡献,中国企业的参与也推动了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往的标准制定往往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阶段,而中国作为空调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单一市场,其经验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通过将中国在能效提升、智能控制、热泵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融入国际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空调产品的整体能效水平,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完善的实验检测体系以及对国际规则的深刻理解。为此,多家中国空调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国家级实验室,获得多项国际认可的检测资质。同时,他们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基础性研究,为标准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例如,某企业在2023年发布的新型低GWP制冷剂应用方案,不仅满足环保要求,还在能效测试中表现出色,成为国际标准修订的重要参考案例。

此外,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企业的国际化标准参与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标准走出去”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加强了与国际组织的对接,推动中国提案更快进入国际标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空调企业得以更顺畅地参与到全球规则的构建中。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国际标准制定涉及多方利益博弈,技术争议时常伴随政治与经济考量。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沟通能力,增强跨文化协作意识,同时继续夯实技术实力,以更具说服力的数据和方案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标准将愈发严格。中国企业若能持续深度参与国际能效测试新标准的制定,不仅能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合规性与竞争力,还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加关键的位置。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由中国企业主导或深度参与制定的国际能效标准将成为全球空调产业发展的新标杆。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承担责任、贡献智慧的重要标志。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