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深入,全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天气,气象部门频繁发布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气温一度突破40摄氏度。在酷热难耐的天气下,空调作为家庭和办公场所的“清凉守护者”,迎来了销售旺季。各大电商平台和实体家电卖场纷纷报告空调销量显著增长,部分热门型号甚至出现断货现象,整个行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
从数据来看,今年6月以来,国内空调销售同比增幅明显。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空调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5%,线下渠道也实现了近20%的增长。尤其在华东、华南等高温高湿地区,空调的购买需求尤为旺盛。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销售榜单显示,空调品类连续多周位居大家电销售榜首,其中1.5匹和2匹的变频冷暖机型最受欢迎。
高温天气是推动空调销量攀升的直接因素。当室外温度持续高于35℃时,室内环境若无有效降温设备,极易引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因此,无论是新建住宅装修,还是老旧房屋升级改造,消费者都将空调视为必备家电。此外,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公众对高温风险的认知不断提升,防暑降温意识增强,进一步刺激了空调的刚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空调销售热潮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能制冷”这一基本功能,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能效等级、静音效果、智能控制以及健康除菌等功能。以新风空调、自清洁空调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显示出市场正从“普及型消费”向“品质型消费”转型。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空调市场的繁荣。为促进绿色消费和节能减排,多地推出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购买一级能效空调的消费者给予现金补贴或消费券奖励。例如,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已将空调纳入绿色智能家电补贴范围,单台最高可享受800元优惠。此类政策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机成本,激发了换新需求,尤其带动了老旧小区和农村市场的空调更新换代。
电商渠道的促销活动也成为拉动销量的重要引擎。618购物节期间,各大平台推出“空调免息分期”“安装费全免”“十年整机包修”等优惠措施,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一些品牌还联合物流企业提供“当日买、当日装”的极速服务,解决了以往空调“买得快、装得慢”的痛点,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
然而,在销量飙升的背后,产业链也面临一定压力。空调生产涉及压缩机、铜管、塑料件等多种原材料,高温带来的订单激增使得供应链紧张,部分企业不得不延长生产周期或调整排产计划。此外,安装环节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据某头部空调品牌售后负责人透露,进入7月后,安装师傅的日均接单量比平时高出近一倍,部分地区预约安装需等待3至5天。
面对这一情况,多家企业已开始加大售后服务投入,通过培训更多安装人员、优化调度系统、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等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行业协会也在呼吁加强安装工人的职业保障,提高其社会待遇,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高温天气或将常态化,空调作为应对极端气候的重要工具,其市场需求有望长期保持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需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高能耗空调的大规模使用将增加电力负荷,可能加剧夏季用电高峰压力。因此,推广高能效产品、发展智能温控技术、鼓励错峰使用空调,将成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可以预见,在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下,空调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机遇。而在这场“清凉经济”的热潮中,如何平衡舒适生活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是整个社会需要持续思考的方向。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