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中国空调出口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空调产业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技术创新和市场响应速度,实现了出口量与出口额的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6月,我国空调产品累计出口量达到约4500万台,同比增长18.3%;出口总额突破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这一增速不仅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也显著高于家电整体出口的增长率。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中国空调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球气候变暖推动制冷需求上升
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攀升,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使得制冷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世界气象组织(WMO)报告指出,2024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之一,南亚、中东和北非等地多次出现超过50℃的极端高温。在这样的背景下,空调已从“奢侈品”转变为许多国家居民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作为空调制造大国,凭借成熟稳定的供应链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巴西等人口密集且气候炎热的国家,中国品牌如格力、美的、海尔以及TCL、奥克斯等通过本地化生产、渠道下沉和定制化产品设计,迅速占领市场。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赢得国际市场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出口增长并非仅靠价格优势驱动,而是建立在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随着全球对能效标准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空调企业积极布局高效节能、智能控制和低碳制冷技术。
例如,多家龙头企业已全面推广使用R32环保冷媒,并加快研发采用R290(丙烷)等更低碳排放的自然工质产品。同时,变频技术普及率大幅提升,部分高端机型能效比(EER)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智能化功能如远程控制、语音交互、自清洁系统等也成为出口产品的标配,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溢价能力。
欧盟、日本等高要求市场对中国空调产品的进口量也在稳步回升。这表明,中国制造正逐步摆脱“低端代工”的标签,向“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迈进。
多元化市场战略降低外部风险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完全缓解、部分西方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等挑战,中国空调企业采取了更加灵活多元的市场策略。一方面,继续深耕传统优势市场如俄罗斯、越南、印尼等;另一方面,积极开拓非洲、中东欧、中亚等潜力地区,构建全球化销售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空调出口的重要增长极。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空调出口额同比增长近26%,占总出口比重提升至58%以上。这些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电力基础设施改善,为空调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海外本土化布局也在加速推进。美的在埃及、巴西设有生产基地,格力在越南、巴基斯坦建厂投产,海尔则依托其全球并购资源实现区域辐射。这种“中国研发+海外制造+本地营销”的模式,有效规避了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压力,增强了企业在当地的快速响应能力。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上半年成绩亮眼,但行业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海运成本不确定性以及部分国家政策限制等潜在风险。此外,欧美市场正在推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更严格的能效法规,对中国出口产品提出更高合规要求。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体系,增强用户粘性。政府层面也可通过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绿色认证等方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支撑。
总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空调出口的强劲表现,既是产业韧性的体现,也是全球化战略布局成果的集中释放。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空调产业有望继续乘势而上,在世界舞台上书写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