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专用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新要求
2025-11-1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增长。为保障数据中心设备的稳定运行与数据安全,空调系统在温湿度控制、气流组织、能效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对《数据中心专用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新要求,旨在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节能性和智能化水平。

首先,在环境参数控制方面,新规范明确要求数据中心主机房的温度应控制在18℃~27℃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35%~60%范围内。这一调整充分考虑了现代IT设备对运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兼顾了节能需求。相较于旧标准中较为保守的温湿度范围,新规定允许适度放宽控制区间,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制冷能耗。此外,规范强调应采用动态调控策略,根据设备负载变化实时调节空调输出,避免“过度冷却”现象。

其次,在气流组织设计上,新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冷热通道隔离的要求。所有机柜必须采用前送风、后回风的布局方式,并强制实施冷热通道封闭措施。通过物理隔断或可调式挡板,有效防止冷热空气混合,提升制冷效率。对于高密度机房(单机柜功率超过7kW),推荐采用行级空调(In-Row)或背板冷却系统,实现就近冷却,缩短送风路径,降低风机能耗。同时,规范建议在关键区域部署气流监测传感器,实时反馈气流分布情况,便于运维人员优化布局。

空调系统选型与配置方面,新要求提倡采用模块化、冗余化设计。对于A级和B级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应具备N+1或2N冗余配置,确保在单台设备故障时仍能满足全部制冷需求。同时,鼓励使用变频技术驱动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实现按需供冷,显著提升全年能效比(EER)。对于地处气候适宜地区的数据中心,应优先考虑自然冷却技术,如间接蒸发冷却、新风 free cooling 等,最大限度利用室外低温空气降低机械制冷负荷。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范特别强调了能效指标的量化考核。明确提出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值的目标要求:A级数据中心年均PUE应不高于1.4,B级不高于1.6,C级不高于1.8。为达成该目标,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制冷效率、输配能耗及控制策略。规范还引入了全年综合能效比(IPLV)作为设备选型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动高效节能产品的应用。

智能化与监控系统集成方面,新要求提出空调系统应全面接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通过统一平台实现温度、湿度、压差、能耗等参数的集中监控与分析,并支持远程调控和故障预警。系统应具备自学习能力,能够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优化控制逻辑,实现预测性维护。此外,空调控制器需开放标准通信接口(如Modbus、BACnet),便于与其他子系统联动,构建整体节能策略。

最后,在施工与验收环节,新规范增加了对风管密封性、水系统平衡调试、设备基础减振等方面的详细要求。所有空调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满负荷工况下的联合调试,验证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同时,要求提供完整的竣工图纸、操作手册及能效评估报告,作为后期运维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新版《数据中心专用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的方向,也反映了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未来,随着液冷技术、人工智能调控等新兴手段的逐步成熟,空调系统将在保障数据中心高可用性的同时,进一步迈向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设计单位、建设方及运维团队应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新规范要求,共同推动我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水平的整体提升。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