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设置技术规范
2025-11-18

在现代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中,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的合理设置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室内潮湿、避免结构损坏以及提升整体能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和智能化系统的普及,冷凝水排放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循科学的技术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首先,冷凝水的产生是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当空气流经蒸发器盘管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形成冷凝水。若不能及时有效排出,不仅会导致设备内部积水、滋生细菌,还可能引发漏水事故,损坏吊顶、墙体甚至电气设备。因此,冷凝水排放系统应作为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高度重视。

在系统设计方面,应根据空调设备的类型、容量和安装位置合理确定排水方案。对于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系统(VRF)以及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均需配置独立或共用的冷凝水排水管路。排水管材宜选用耐腐蚀、耐老化、具有一定强度的PVC-U或PPR材质,管径一般不小于DN20,具体尺寸应根据设备冷凝水量通过计算确定。为防止堵塞,管道内壁应光滑,连接处应密封严密,避免渗漏。

排水坡度是保证冷凝水顺利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水平排水管应保持不小于1%的连续坡度,优先采用重力自流方式排水,严禁出现倒坡或平坡现象。当受空间限制无法满足自然坡度时,可设置提升泵或冷凝水提升装置,但需配备高水位报警和自动停机保护功能,防止溢水事故发生。此外,长距离排水管道应设置排气孔或透气口,避免因气阻导致排水不畅。

在排水路径规划上,应尽量缩短排水距离,减少弯头数量,避免U型弯或存水弯过多造成积气或堵塞。若必须设置存水弯,其高度应控制在50~75mm之间,既能有效封堵异味,又不至于影响排水效率。所有排水支管接入主管时应采用斜三通或45°弯头连接,防止倒灌。主管道末端应设置清扫口或检查口,便于后期维护和清通。

冷凝水排放点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原则上,冷凝水应排入建筑物专用的冷凝水立管或就近接入雨水管、地漏等有组织排水系统,严禁直接排入生活污水管或室外散水区域。若接入地漏,地漏应具备水封功能,并定期检查以防干涸失效。在寒冷地区,外露排水管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冬季冻结造成管道破裂或排水中断。

为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建议在关键设备的冷凝水盘出口处安装水位传感器或浮球开关,实现异常水位报警联动功能。一旦检测到积水,系统可自动切断空调电源并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同时,应在设备安装初期进行排水性能测试,包括满水试验和通水试验,确保整个排水路径畅通无阻。

在施工与验收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等。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尤其是吊顶内管道的走向、坡度和连接方式,须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竣工后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的连续运行测试,观察排水是否稳定、有无渗漏或返水现象。

最后,运维管理不可忽视。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清理过滤网、检查排水盘清洁度、疏通排水管路,防止藻类、灰尘和微生物沉积造成堵塞。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前后,应对所有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凝水系统进行全面保养。

综上所述,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的设置不仅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更直接影响建筑环境的健康与安全。通过科学设计、规范施工、智能监控和有效维护,才能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冷凝水排放体系,为空调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