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24版
2025-11-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空调系统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字楼、商场、医院还是住宅,空调通风系统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然而,长期运行的空调系统容易积聚灰尘、细菌、霉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不仅影响空气品质,还可能引发“空调病”或传播呼吸道疾病。为保障公众健康,规范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工作,国家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24版)》,该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与升级,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版规范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涵盖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半集中式系统以及部分分体式空调的风管、风机盘管、新风机组、冷却塔等关键部件。特别强调了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空调系统必须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并要求建立定期维护档案,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在清洗技术方面,2024版规范提出了“物理清除为主、化学辅助为辅”的基本原则。物理清洗包括负压吸尘、机器人清扫、高压空气吹扫等多种方式,要求清洗设备具备高效过滤功能,避免二次污染。对于风管内部的积尘,规范设定了明确的清洗阈值:当风管内表面积尘量超过1克/平方米,或检测到真菌孢子浓度超标时,必须立即组织专业清洗。此外,针对不同材质的风管(如镀锌钢板、玻璃钢、软接风管等),规范也给出了相应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伤。

消毒环节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新版规范首次引入“分级消毒”理念,根据场所类型和使用环境将空调系统划分为高、中、低风险三类。高风险场所(如医院隔离区、生物实验室)要求采用高效广谱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或次氯酸溶液,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进行消毒后残留物检测;中风险场所(如学校教室、办公区)可选用季铵盐类或纳米银复合消毒剂;低风险区域则允许使用紫外线照射或光催化氧化等物理消毒方式。所有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严禁使用甲醛、含氯漂白剂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

值得一提的是,2024版规范强化了对冷却塔的管理要求。冷却塔作为中央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易滋生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规范明确规定,冷却塔应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消毒,并安装自动加药装置以维持水质稳定。同时,要求对冷却水定期采样检测,军团菌不得检出,异养菌总数应控制在1×10⁴ CFU/mL以下。

为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质量,规范建立了严格的验收标准。清洗完成后,需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风管内表面洁净度、空气中微生物浓度、PM10和TVOC等指标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报告应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对于未按规定执行清洗消毒的单位,将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责令停业整改。

此外,新版规范还鼓励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建议大型公共建筑接入楼宇自控系统(BAS),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过滤器压差、空气质量参数等,并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清洗提醒、任务派发和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部分地区已试点推行“空调卫生二维码”,公众可通过扫码查看该场所最近一次清洗消毒的时间、单位及检测结果,提升透明度与监督力度。

人员资质方面,规范要求从事空调清洗消毒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掌握基本的通风原理、安全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服务单位应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职业安全。

综上所述,《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24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和公共卫生防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指导,也为公众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未来,随着标准的深入实施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空调通风系统的科学管理将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切实落实规范要求,共同营造安全、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