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其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室内环境质量和设备维护成本。尤其是在季节性使用频繁的地区,如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的区域,空调系统往往在非使用季节长期停用。若缺乏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设备极易因潮湿、腐蚀、灰尘堆积等问题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因此,制定并实施空调系统季节性停用维护技术规范,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首先,在空调系统正式停用前,应进行全面的运行状态评估。技术人员需对主机、水泵、冷却塔、风管系统、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记录运行参数,包括制冷/制热量、电流、压力、温度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运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在停机前完成维修,避免带病停机造成后续更大损失。
其次,系统停机操作必须遵循标准流程。应按照制造商的操作手册依次关闭压缩机、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严禁突然断电或强行停机。停机后,应及时切断主电源,并在配电箱上悬挂“设备检修,禁止合闸”警示标识,防止误操作。对于水系统,应排空管道中残留的冷却水和冷冻水,尤其是暴露在低温环境下的管段,以防冻裂。若系统采用防冻液,则需检测其浓度和pH值,确保其保护性能达标。
第三,清洁工作是停用维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风管系统内部易积聚灰尘、微生物和霉菌,长期不清理将影响空气质量并降低换热效率。应使用专业清洗设备对送风、回风管道进行彻底清洗,并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或深度清洗。风机盘管的表冷器翅片也应使用中性清洗剂喷洒冲洗,去除污垢和生物膜。同时,室外机的散热翅片需清除树叶、灰尘等杂物,保持通风顺畅。冷却塔应清洗填料、集水盘和喷淋系统,防止藻类和沉积物滋生。
第四,防腐与防潮措施不可忽视。空调系统的金属部件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氧化腐蚀,特别是冷却塔、水管接头、阀门等部位。建议对裸露金属表面涂刷防锈漆或喷涂防护涂层。对于封闭系统,可充入干燥氮气以维持正压,防止湿气侵入。电气控制柜内应放置干燥剂,并定期检查是否失效。若设备存放环境湿度较高,宜配备除湿机或使用加热带防止凝露。
第五,润滑与机械部件保养同样重要。对于带有运动部件的设备,如水泵轴承、风机电机等,应检查润滑油状态,必要时更换或补充。皮带传动系统需检查皮带张紧度和磨损情况,及时调整或更换。阀门、执行器等应手动操作数次,防止长时间静止导致卡死。所有操作均应记录在设备维护档案中,便于后续追溯。
第六,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的校准也不容忽视。停机期间是进行PLC程序备份、传感器精度校验的良好时机。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应使用标准仪器进行比对校准,确保重新启用时数据准确。同时,检查通讯线路和接口,排除潜在故障点。
最后,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是落实技术规范的保障。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操作标准。每次维护完成后填写《空调系统季节性停用维护记录表》,包括检查项目、处理措施、更换零部件清单等内容,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企业或物业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季节性停用并非简单的“关机闲置”,而是一个系统性、技术性强的管理过程。只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清洁、排水、防腐、润滑、检测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有效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能耗,确保下一使用周期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维护管理,不仅提升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也为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