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空调机组安装调试新规范细则
2025-11-18

随着建筑节能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多联式空调机组(VRF系统)在商业楼宇、住宅小区及公共设施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安全可靠以及长期稳定性,国家相关部门结合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工程实践,发布了《多联式空调机组安装调试新规范细则》。该规范对设计选型、设备运输、安装施工、系统调试及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工程质量与用户体验。

首先,在设计与选型阶段,新规范强调必须依据建筑物的实际负荷需求进行精细化计算,严禁“以大代小”或盲目扩容。设计单位应综合考虑建筑朝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人员密度、设备发热量等因素,采用动态负荷模拟软件进行全年逐时负荷分析,并据此合理配置室内外机容量配比。同时,要求优先选用能效等级高、具备智能控制功能的机组,鼓励使用环保制冷剂(如R32),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备运输与现场存放方面,新规明确指出所有机组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震、防潮措施,避免剧烈碰撞导致内部压缩机或换热器损坏。到达施工现场后,设备应放置于干燥通风、远离粉尘与腐蚀性气体的临时仓库内,且不得倒置或侧放。对于长时间未安装的室外机,需用防尘罩覆盖并定期检查密封状态。

进入安装施工环节,新规范对管道布置、电气连接和冷凝水排放提出了更高标准。制冷剂铜管必须采用脱氧无缝紫铜管,焊接前须进行内部氮气保护,防止氧化皮生成;焊口数量应尽量减少,并逐一拍照留存作为质量追溯依据。管道保温材料厚度不得低于20mm,且接缝处应严密粘接,杜绝冷桥现象。分歧管的安装位置须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布局图执行,禁止随意更改走向或使用非原厂配件。

室内机安装高度、送回风距离也受到严格限制。吊顶式室内机下方净空不宜小于2.1米,两侧距障碍物不少于0.5米,以保证气流组织均匀。新风系统若与多联机联动,其接口须设置在回风静压箱之后,避免影响室内机正常工作。此外,所有电源线路必须独立敷设,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控制线应与强电线路分开走管,防止信号干扰。

系统抽真空与制冷剂充注是调试前的关键步骤。新规范规定,抽真空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小型系统)至2小时(大型系统),真空度须达到-0.1MPa并保持15分钟以上无回升方可视为合格。严禁使用制冷剂冲洗替代抽真空操作。制冷剂充注量应根据实际管长、高差及室内机数量精确计算,超出设计值±5%即视为不合格。

系统调试阶段,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调试方案,包括单机试运行、群控测试、远程监控对接等内容。调试期间应对每台室内机进行模式切换、温度设定、风速调节等功能验证,并记录运行电流、排气压力、回气过热度等关键参数。对于集中控制系统,还需完成与楼宇自控系统(BAS)的数据通信测试,确保报警、启停、数据上传等功能正常。

最后,竣工验收实行“双签制”,即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使用方共同参与现场验收。验收内容涵盖外观质量、运行效果、噪声水平、节能指标等多个维度。系统连续稳定运行72小时且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交付使用。同时,所有技术资料(含隐蔽工程影像、调试报告、操作手册)必须完整归档,移交使用单位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范还特别强调了后期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建立电子化维保档案,定期开展系统性能评估与清洗保养。对于超过八年运行年限的机组,宜进行能效复测,必要时实施升级改造。

综上所述,《多联式空调机组安装调试新规范细则》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的方向,也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操作标准。通过严格执行这一系列规定,能够有效提升多联机系统的整体品质,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能耗与故障率,最终实现绿色低碳、舒适智能的室内环境目标。各相关单位应加强培训与监督,推动规范落地实施,共同促进建筑机电工程高质量发展。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