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工业空调安装案例分析电子制造车间温控实施路径
2025-11-24

在现代电子制造业中,生产环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设备运行效率。尤其是温度控制,作为洁净车间环境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半导体、集成电路、精密元器件等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连续性。以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SMT(表面贴装技术)车间为例,该车间在投产初期频繁出现焊接虚焊、元件偏移等问题,经排查发现主要原因为车间温湿度波动较大,导致锡膏粘度不稳定及PCB板热膨胀系数异常。为此,企业决定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升级,并引入工业级精密空调系统,实施全面的温控优化方案。

项目启动前,首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环境数据采集。通过在车间内布设20个温湿度监测点,每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最终得出原始空调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夏季高温时段,局部区域温度可达28.5℃,超出工艺要求的22±2℃标准;冬季则因新风引入过多导致局部低温,最低达19.3℃。同时,空调启停频繁,造成温度波动幅度大,难以维持恒定状态。此外,原有系统采用定频压缩机与普通风管送风,冷量分配不均,靠近出风口区域过冷,而远端区域则存在“死角”升温现象。

基于上述问题,项目团队制定了分阶段实施路径。第一阶段为系统评估与设计优化。联合暖通设计院与空调厂商,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对车间气流组织进行建模分析,识别出送风盲区与回风短路风险点。据此重新规划了送回风口布局,采用顶部高效静压箱送风结合侧墙集中回风的方式,确保气流均匀分布。同时,选用变频多联式工业空调机组(VRF),搭配独立的新风预处理系统,实现冷量按需调节,提升能效比。

第二阶段为设备安装与管道施工。考虑到车间需保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施工时间被严格限定在夜间非生产时段。空调主机安装于车间外独立设备间,避免振动与噪音干扰。冷媒管道采用铜管真空焊接工艺,确保密封性;风管系统使用双层保温材料包裹,外覆抗菌铝箔,防止冷凝水滋生微生物。所有穿墙管线均做防火封堵处理,符合洁净车间消防规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电磁干扰影响精密仪器,空调控制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并单独接地。

第三阶段为调试与智能监控系统集成。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进入为期7天的带载调试期。通过逐步加载模拟热源(如电加热器)模拟生产设备发热量,验证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控温能力。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车间全域温度偏差控制在±0.8℃以内,相对湿度稳定在50%±5%,完全满足IPC-A-610等国际电子装配标准要求。同时,部署了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系统(BAS),将空调、新风、排风等子系统统一接入中央管理平台。操作人员可通过触摸屏或移动端实时查看各区域温湿度曲线,设置分时段运行策略,并接收异常报警信息。

第四阶段为运维机制建立与持续优化。企业制定了《洁净车间环境管理制度》,明确每日巡检、月度校准、季度维护等流程。温湿度传感器每半年由第三方机构标定一次,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利用历史运行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实现故障预警与能耗优化。例如,系统可自动识别周末低负荷时段,提前调整运行模式,降低待机能耗达18%以上。

该项目实施后,车间产品不良率由原来的2.3‰下降至0.9‰,年节约能源费用约47万元,投资回收期不足两年。更重要的是,稳定的温控环境提升了设备稼动率,为后续导入更高精度的01005封装工艺奠定了基础。该案例表明,工业空调系统的科学选型、精细化安装与智能化管理,是保障电子制造车间环境质量的关键路径。未来,随着工业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空调系统将进一步融入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从“被动调节”向“主动预测”的转型升级,为高端电子制造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支撑。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