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工业空调安装案例分析核电站辅助设施空调配置
2025-11-24

在现代核电站的运行体系中,辅助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与效率。其中,工业空调系统作为保障电气设备、控制室、通风系统等关键区域温湿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某核电站辅助设施空调配置的实际案例,探讨工业空调在极端环境下的选型、布局及施工要点,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该核电站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高湿,冬季温和少雨。辅助设施包括主控室、应急柴油发电机房、电气开关站、通信机房及部分工艺支持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这些区域对温湿度控制要求极高,尤其主控室需维持22±2℃、相对湿度40%~60%,且要求全年不间断运行,可靠性等级达到SSE(安全壳支持功能)级别。

在空调系统设计初期,项目团队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环境条件恶劣,沿海地区盐雾腐蚀性强,设备需具备高等级防腐能力;其次是空间布局紧凑,设备间多位于地下或半封闭结构内,通风条件差;第三是核电站对电磁兼容性、抗震性能和防火等级有严格要求,普通商用空调无法满足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最终选用了模块化水冷螺杆式工业空调机组,搭配独立的新风处理系统与变频风机盘管作为末端调节装置。空调主机设置于专用空调机房,远离核心控制区,通过镀锌钢板风管与各功能区连接。制冷剂采用环保型R134a,冷却方式为闭式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可通过应急水源维持短时运行。

在安装过程中,施工团队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技术难点。第一是设备基础的抗震处理。根据《核电厂物项分级》标准,空调主机及主要管道需满足OBE(运行基准地震)和SSE(安全停堆地震)双重抗震要求。因此,所有大型机组均采用弹簧减震支架+限位装置的复合支撑结构,并在混凝土基础上预埋高强度地脚螺栓,确保地震工况下设备不发生位移或倾覆。

第二是风管系统的密封与防腐。考虑到盐雾侵蚀风险,所有暴露在外的风管均采用双面镀铝锌钢板(AZ150),法兰连接处加装EPDM密封垫,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正压气密性测试,漏风率控制在国家标准的50%以内。同时,在新风入口处增设多级过滤装置(G4+F7+活性炭),有效去除空气中盐分、粉尘及有害气体,保护内部设备。

第三是控制系统集成。空调系统接入核电站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调节。每台机组配备独立的PLC控制器,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压差、电流等参数,并根据负荷变化自动启停压缩机、调节水泵频率。在主控室还设置了冗余操作终端,即使主网络故障,也可通过本地HMI完成紧急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节能方面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引入热回收技术,将柴油发电机排烟余热用于冬季预热新风,年节能量达12万kWh。同时,冷却塔采用变频驱动风机,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动态调整转速,避免过度能耗。经实测,系统综合能效比(EER)达到4.8,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运行一年后的评估数据显示,各关键区域温湿度均稳定在设定范围内,主控室全年温差不超过±1.5℃,相对湿度波动小于5个百分点。设备故障率低于0.5次/千小时,未发生因空调失效导致的系统停机事件。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外部气温高达38℃、相对湿度90%以上的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正常输出,验证了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核电站辅助设施的工业空调配置不仅是一项常规机电工程,更是涉及安全、环境、材料、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本案例表明,科学的设备选型、严格的施工标准以及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是保障核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未来随着核电技术向小型化、模块化发展,工业空调系统也将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集成的方向演进,为核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环境保障。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