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工业空调安装案例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厂空调布局
2025-11-24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环境控制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和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有色金属冶炼厂作为典型的高温高湿、粉尘密集型作业场所,对空调系统的布局与安装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本文以某大型铜冶炼厂的空调系统改造项目为例,深入分析其工业空调的安装过程、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旨在为类似工业场景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该冶炼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厂区主要包含熔炼车间、电解车间、制酸车间及中央控制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原有空调系统建成于十年前,存在制冷效率低、能耗高、维护困难等问题,尤其在高温季节,部分关键岗位温度长期超过35℃,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此,企业决定对全厂空调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

项目初期,设计团队首先对各车间的热负荷进行了详细测算。熔炼车间由于高温炉体辐射和大量工艺散热,热负荷密度高达350W/m²,是全厂最严峻的区域;电解车间则因电解液蒸发带来高湿度问题,相对湿度常达80%以上;而中央控制室虽面积不大,但对温湿度稳定性要求极高,需维持在22±1℃、RH 50%±5%的精密环境。基于这些数据,团队决定采用“分区控温、重点保障”的总体布局策略。

在空调设备选型方面,针对高温高粉尘环境,选用了具备IP55防护等级的工业型屋顶式空调机组(RTU),并加装高效过滤系统以应对空气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对于熔炼车间,采用大风量、高静压的离心风机配合远程送风管道,将冷风直接送达操作台附近,避免冷热空气短路。同时,在车间顶部设置排热风机,形成“下送风、上排热”的气流组织模式,有效带走上升的热空气,提升降温效率。

电解车间则面临除湿难题。传统空调难以应对高湿工况,因此采用了“冷冻除湿+转轮除湿”复合系统。前级通过低温冷冻盘管初步降低空气含湿量,后级利用硅胶转轮进一步深度除湿,确保出风露点温度低于12℃。此外,为防止潮湿空气腐蚀电气设备,所有送风管道内壁均做防腐处理,并在关键节点加装湿度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

中央控制室作为全厂信息中枢,采用了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配备双压缩机冗余设计和EC风机,确保全年不间断稳定运行。空调主机布置于室外独立机房,通过静压箱和微孔送风天花实现均匀送风,避免局部过冷或气流扰动影响电子设备。控制系统集成至厂区BAS(楼宇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温湿度、CO₂浓度等参数,并支持远程调控与故障预警。

在安装实施阶段,最大的挑战是施工与生产的协调。冶炼厂为连续生产型企业,无法长时间停产。为此,项目采取“分段施工、逐区切换”的方案。先在非关键区域搭建临时空调系统作为过渡,再逐步拆除旧设备、安装新机组。所有高空作业均安排在夜间或检修窗口期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同时,为应对现场复杂管线交叉问题,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被引入用于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提前发现并解决碰撞点,提高了安装精度与效率。

系统调试阶段,团队重点关注气流组织与温场均匀性。通过热成像仪和风速仪对各区域进行多点测试,发现熔炼车间东侧存在涡流区导致局部升温。经调整送风口角度并增设导流板后,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操作区平均温度由36.5℃降至29.8℃,降幅显著。整体验收数据显示,新系统较原系统节能约28%,年节约电费超百万元,且员工满意度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冶炼厂的空调系统布局必须紧密结合工艺特点与环境需求,兼顾能效、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本案例通过科学的热负荷分析、合理的设备选型、精细化的气流组织设计以及周密的施工管理,成功实现了高温工业环境下的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未来,随着智能控制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工业空调系统将进一步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演进,为重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