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洁净厂房作为高精度、高洁净度要求的生产环境,对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随着半导体、生物医药、精密电子等行业的发展,洁净厂房不仅需要维持恒定的温湿度,还需有效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浓度和微生物含量。在此背景下,多联机空调系统(VRF)因其高效节能、灵活调控、节省空间等优势,逐渐成为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实际工业空调安装案例,分析多联机系统在洁净厂房中的应用效果与关键技术要点。
某位于华东地区的半导体封装企业新建了一座Class 1000级洁净厂房,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包含多个功能区域:洁净生产车间、物料暂存区、设备间及办公辅助区。由于生产工艺对环境温湿度波动极为敏感,设计要求全年室内温度控制在22±1℃,相对湿度维持在45%±5%,同时需满足新风量不低于每人40m³/h,并保证洁净度等级达标。项目初期,设计团队曾考虑采用传统的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箱方案,但因建筑层高受限、机房面积紧张以及后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最终决定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系统作为主空调方案。
该工程选用了某国际品牌全直流变频多联机系统,室外机集中布置于厂房顶部,共配置6台模块化室外机,总制冷量达860kW。室内机则根据各区域使用功能和气流组织需求,分别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风管式及高静压风管机等多种形式,共计78台。为确保洁净度不受影响,所有室内机均加装初中效过滤器(G4+F7),并在送风口末端设置HEPA高效过滤器(H13级),形成“多联机+末端净化”的复合式空气处理模式。
在系统安装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技术难点:
一是冷媒管道长距离敷设带来的压降与回油问题。由于厂房布局复杂,部分室内机距室外机最远达95米,垂直高差达18米,接近多联机系统允许的最大管长极限。为此,施工方严格按照厂商技术规范进行配管设计,采用分级变径方式优化管路走向,并在低点设置集油弯,确保润滑油有效回流。同时,在调试阶段通过多次抽真空、定量追加冷媒等措施,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
二是多联机与新风系统的耦合控制。洁净厂房对新风需求量大,若单纯依赖多联机处理新风,将导致负荷过大且除湿能力不足。因此,项目配套建设了一套独立的新风预处理系统,采用转轮除湿+表冷段组合工艺,将新风处理至露点温度后再送入室内机混合循环风。控制系统通过BAS楼宇自控平台实现多联机与新风机组的联动调节,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实时数据动态调整运行策略,既保证了热湿负荷平衡,又避免了过度除湿造成的能源浪费。
三是电磁兼容与振动控制。洁净车间内大量使用高灵敏度检测设备,对电磁干扰和结构振动极为敏感。为此,室外机基础加装减震垫,冷媒管道穿墙处采用柔性连接,并对电源线路加装滤波装置,有效降低了运行噪声与电磁辐射。经实测,车间内背景噪声控制在58dB(A)以下,满足ISO 14644-1标准对洁净室声学环境的要求。
系统投入运行一年来,整体表现稳定。能耗监测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中央空调方案,年均电耗降低约23%,特别是在过渡季节,多联机的变频调节优势显著,实现了按需供冷供热。温湿度控制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全年波动范围控制在±0.8℃和±4%RH以内,粒子浓度持续符合ISO Class 6标准。运维人员反馈,系统故障率低,维护便捷,尤其在分区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可根据不同产线的开工情况灵活启停相应区域室内机,进一步提升了能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多联机系统在洁净厂房中的应用已具备成熟的技术条件和显著的经济优势。本案例表明,通过科学的设计选型、精细的安装施工以及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多联机完全能够胜任中高等级洁净环境的空调需求。未来,随着热回收型多联机、低温制热技术以及AI智能调控算法的不断发展,其在工业洁净领域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高端制造业提供更加绿色、可靠、智能的环境保障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