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空调系统在各类厂房、车间和大型设施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工业空调的安装过程中,因安全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给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敲响了警钟。
某地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在2023年夏季进行新厂区空调系统安装作业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高处坠落事故。三名安装工人在未系安全带、未设置安全网的情况下,于距地面8米高的钢结构平台上进行空调外机吊装作业。由于平台边缘无防护栏杆,其中一名工人在移动设备时失足跌落,造成多处骨折及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调查发现,该施工队伍虽具备相关资质,但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交底流于形式,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足,且未按规范设置临边防护措施。
这起事故暴露出当前工业空调安装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高空作业防护缺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安装人员习惯性忽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认为“干久了就习惯了”,从而省略必要的安全步骤。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要求,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进行的作业,均应视为高处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带、设置防护栏杆或安全平网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往往被选择性执行,甚至完全忽略。
其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也是重要诱因。部分施工单位为压缩成本,雇佣临时工或外包队伍,这些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对作业风险认知不足。在上述案例中,涉事工人虽有多年安装经验,但从未接受过正规的高空作业安全培训,也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防坠器和速差自控器。企业负责人仅口头提醒“注意安全”,并未组织实质性培训和考核,导致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成为常态。
此外,现场监管缺位进一步加剧了风险。项目监理单位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安全员巡查频次低,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闭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存在“重进度、轻安全”的倾向,为赶工期而牺牲安全投入。例如,在高温季节抢装空调系统时,常常跳过安全审批流程,简化防护程序,埋下事故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空调安装还涉及用电安全、起重吊装、有限空间作业等多种高风险环节。如在配电室附近安装室内机时,若未切断电源或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极易引发触电事故;在使用吊车搬运大型外机时,若信号指挥不明确、吊具不合格,可能导致物体打击或设备倾覆。这些风险点若未通过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加以管控,后果不堪设想。
要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必须从制度、管理和执行三个层面协同发力。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安装作业指导书和风险防控清单。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接受岗前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强化现场全过程监管同样关键。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实行旁站监督,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安全规范。对于高风险作业,必须执行“作业许可制度”,经审批后方可施工。同时,应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
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依法处罚,必要时责令停工整顿。通过“黑名单”制度和信用惩戒机制,倒逼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最后,每一位安装人员都应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不能因图省事而忽视防护,不能因侥幸心理而冒险作业。每一次规范操作,都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每一次安全提醒,都可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工业空调安装虽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唯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才能真正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