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空调安装温湿控制案例
2025-11-24

在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温湿度控制至关重要。电池材料对温湿度极为敏感,尤其是在电极涂布、干燥、卷绕和装配等关键工序中,微小的环境波动都可能影响产品的良品率与性能稳定性。因此,空调系统的科学设计与精准调控成为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建设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以某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新建产线为例,探讨其空调系统在温湿度控制方面的实施案例。

该企业位于中国南方某省会城市,年平均气温较高,湿度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8℃,相对湿度常年维持在70%以上。新建的电池生产车间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涵盖正负极涂布区、干燥房、卷绕车间、注液间及洁净装配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其中,干燥房要求温度控制在23±1℃,相对湿度低于1%,而涂布区则需维持在22±2℃,湿度45±5%RH。不同区域对环境参数的要求差异显著,给空调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

项目初期,工程团队联合暖通设计院进行了详细的负荷计算与气流组织模拟。考虑到南方高湿气候特点,决定采用“转轮除湿+冷冻除湿”复合式空气处理方案。新风首先经过初效、中效过滤后进入转轮除湿机,利用硅胶吸附剂高效去除空气中大部分水分,将露点温度降至-40℃以下,满足低湿区域需求。随后,经除湿的空气与回风混合,进入表冷段进行降温处理,再由送风机输送至各功能区。

为实现分区精准控制,整个车间被划分为六个独立的空调控制区域,每个区域配置独立的空气处理机组(AHU)和变频送风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基于BA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中管理平台,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压差计、CO₂探测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系统设定多级报警机制,当某一区域温湿度偏离设定值超过±5%时,自动触发调节指令,并通过调整冷水阀开度、送风量或转轮转速进行动态补偿。

在干燥房的应用中,由于其对湿度要求极高(≤1%RH),普通冷冻除湿难以达标,故单独设置了一套全新风转轮除湿系统。该系统采用双转轮结构:第一级用于预除湿,第二级深度除湿,配合再生加热系统(再生温度120℃),确保出风露点稳定在-50℃以下。同时,房间维持轻微正压(15Pa),防止外部潮湿空气渗入。为减少能耗,系统还引入了热回收装置,将再生排气中的余热用于预热新风,节能效率提升约30%。

在运行调试阶段,团队发现涂布区局部区域存在湿度波动问题。经排查,原因为送风口布局不合理导致气流短路,部分区域形成涡流区,影响温湿度均匀性。通过CFD模拟优化,重新调整了送回风口位置,并增加导流板改善气流组织。整改后,区域内温差控制在±1.5℃以内,湿度波动小于±3%RH,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此外,为应对突发停电或设备故障,系统配备了应急电源和备用除湿机组。一旦主系统停机,备用机组可在3分钟内自动启动,确保关键区域环境不发生剧烈变化,最大限度保障生产安全。

该项目自投产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18个月。统计数据显示,电池极片涂层均匀性提升12%,卷绕过程不良率下降至0.3%以下,注液间水分含量始终控制在80ppm以内,显著提高了产品一致性与循环寿命。据企业反馈,得益于良好的环境控制,整体良品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年增效益超千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采用高效EC风机、变频水泵、智能启停策略以及余热回收技术,全年综合能效比(EER)达到3.8,较传统系统节能约25%。同时,所有制冷剂均选用环保型R134a,符合国家绿色工厂建设标准。

综上所述,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的空调系统不仅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设施,更是体现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案例表明,只有结合地域气候特征、生产工艺需求与先进控制技术,才能构建出高效、稳定、节能的环境控制系统。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对环境控制的要求也将更加严苛,空调系统必将向智能化、精细化、低碳化方向持续演进。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