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工业空调安装中吊装作业风险控制实例
2025-11-24

在工业空调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吊装作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由于工业空调设备通常体积大、重量重,且多安装于高层建筑或厂房顶部,因此必须依赖起重机械进行吊装。然而,吊装作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一旦管理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极易引发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本文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吊装作业中的主要风险点,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某大型制造企业新建厂房项目中,需在屋顶安装四台制冷量为8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设备重量达12吨,尺寸为6.5米×2.8米×3.2米。设备需由地面通过塔吊提升至35米高的屋顶机房。项目团队在施工前组织了专项吊装方案评审,并识别出多项潜在风险。

首先,起重机械选型与稳定性问题是首要风险。原计划使用一台额定起重量为16吨的塔吊,但经现场勘查发现,塔吊臂长受限,最大工作半径无法覆盖设备吊装路径终点。若强行作业,可能导致超载或倾覆。为此,项目组重新核算了吊装参数,最终决定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替代塔吊,并在吊装区域铺设钢板以增强地基承载力。同时,对起重机支腿下方进行压实处理,并设置水平仪实时监测机身倾斜度,确保设备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

其次,吊具与索具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作业成败。在预吊装检查中,技术人员发现部分钢丝绳存在断股现象,吊钩防脱装置失效。这些问题若未及时发现,极有可能在高空作业时导致设备坠落。为此,项目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班前检查、作业中巡查和作业后复查。所有吊具均需具备合格证,并由专人负责登记和维护。钢丝绳选用双股交互捻结构,安全系数不低于6倍,吊点设计采用四点均衡受力布置,确保设备在空中保持平稳,避免晃动或倾斜。

第三,高空作业环境复杂,存在交叉作业风险。施工现场同时进行屋面防水、钢结构焊接等多项作业,人员流动频繁。为防止物体打击和人员误入吊装区域,项目组在吊装前划定警戒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安排专职安全员全程监护。吊装期间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半径内。同时,利用对讲机建立指挥人员、起重机司机和地面协调员之间的清晰通信链路,确保指令传达准确无误。指挥信号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手势与哨音配合,杜绝因沟通不畅导致误操作。

此外,天气因素不可忽视。吊装作业当天预报有阵风,风速可能达到6级。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当风速超过12m/s(约6级风)时应停止露天起重作业。项目组提前部署气象监测设备,实时跟踪风速变化。在风速接近临界值时果断暂停作业,待天气条件改善后再继续施工,有效规避了因强风引起的摆动失控风险。

最后,人员资质与培训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一环。参与吊装的所有作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包括起重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等。施工前组织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特别强调严禁斜拉斜吊、严禁在吊物下方穿行等“十不吊”原则。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团队协同能力和突发情况应对能力。

此次吊装作业历时两天顺利完成,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总结经验,关键在于“方案先行、过程可控、责任到人”。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严谨的技术准备和严格的现场管理,将潜在隐患逐一消除。该案例表明,工业空调吊装作业虽具高风险性,但只要遵循规范流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完全可以实现安全高效施工。

未来随着工业设备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吊装作业的复杂性将进一步提升。施工单位应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引入数字化监控手段,如加装吊钩摄像头、应用BIM技术模拟吊装路径等,不断提升作业本质安全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