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生产领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核心标准。其中,空调系统作为洁净厂房环境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压差等关键参数,对防止交叉污染、保障无菌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某生物制药企业新建冻干粉针剂车间的空调系统安装案例,分享GMP标准下空调系统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与经验。
该项目位于华东地区,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涵盖原料处理、配制、灌装、冻干、包装等功能区域,洁净等级覆盖C级和D级,局部A级(层流保护)。根据《中国药典》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要求,空调系统需满足高效过滤、气流组织合理、压差梯度稳定、温湿度精确控制等技术指标。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首先依据工艺布局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并严格按照“由高到低”的压差梯度原则进行分区设计。洁净区之间压差维持在≥10Pa,不同功能区之间设置缓冲间或气锁间,防止气流倒灌。空调系统采用集中式全空气系统,新风经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后与回风混合,经表冷、加热、加湿处理后送入各洁净区。对于A级区域,采用单向流(层流)送风天花,确保工作区风速均匀且符合0.36~0.54m/s的要求。
设备选型方面,选用变频风机组合式空调机组,具备自动调节风量、温湿度控制功能。机组内部材质为不锈钢或覆铝锌板,表面光滑、耐腐蚀,易于清洁消毒。所有连接处采用气密性密封设计,避免积尘和微生物滋生。高效过滤器(HEPA)选用H13及以上等级,安装位置靠近末端送风口,并预留DOP检测口,便于后期检漏。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GMP对“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的基本原则。所有风管制作在洁净环境下完成,采用机械咬口或法兰连接,内壁平整无焊渣,外表面做防锈处理。风管进入洁净区前设置中效过滤段,并在穿墙处加装密封套管,防止渗漏。风管吊装前进行内部擦拭和封口保护,安装完成后进行漏风量测试,确保漏风率低于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空调系统的调试阶段是验证其是否满足GMP要求的关键环节。我们按照IQ(安装确认)、OQ(运行确认)和PQ(性能确认)三阶段开展验证工作。IQ阶段重点核查设备型号、材质证明、安装图纸与现场一致性;OQ阶段测试风机启停、变频响应、温湿度控制精度、压差报警等功能;PQ阶段则进行静态和动态下的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换气次数、风速均匀性等检测。
在一次PQ测试中,灌装间的A级层流区域出现局部风速偏低现象。经排查发现,是由于送风管道支路阻力不均导致气流分配失衡。我们通过调整风阀开度并增加导流板优化气流组织,最终使工作区风速恢复至0.42m/s,粒子浓度达到ISO 5级标准(≥0.5μm粒子≤3520个/m³),顺利通过验证。
此外,空调系统的自控系统也按GMP要求进行了配置。采用PLC+HMI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压差、风机状态、过滤器压差报警等参数的实时监控与数据记录。所有数据存储不少于三年,并具备权限管理和审计追踪功能,满足FDA 21 CFR Part 11电子记录要求。
在日常运维方面,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维护保养规程。包括初效、中效过滤器定期更换(分别为每月和每季度),高效过滤器每年检漏一次,空调机组内部每半年清洁消毒。同时建立压差监测日报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波动立即排查原因,确保环境持续受控。
本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稳定运行两年,未发生因空调系统问题导致的产品质量事件。第三方审计机构多次检查均认为其空调系统设计合理、安装规范、验证完整,完全符合GMP要求。
综上所述,医药生产厂房空调系统的GMP合规不仅依赖于先进设备,更在于全过程的科学设计、精细施工、严格验证和规范管理。只有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构建起保障药品安全的生命防线。这一案例也为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和管理经验。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