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制造行业中,熔炉车间是核心生产区域,其工作环境具有高温、高湿、粉尘多等特点,对设备运行和人员健康构成严峻挑战。为保障生产设备稳定运行及操作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安装一套高效可靠的耐高温空调系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某玻璃厂实际项目经验,系统阐述了玻璃熔炉车间耐高温空调系统的安装实践过程,涵盖设计选型、施工准备、安装实施与调试运行等关键环节。
首先,在系统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车间的特殊工况。熔炉区温度通常高达60℃以上,局部区域甚至超过80℃,普通空调系统难以在此环境下长期运行。因此,选型时需优先选用专为高温环境设计的工业级耐高温空调机组,其核心部件如压缩机、冷凝器、电机和控制系统均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同时,空调系统的制冷量需根据车间面积、热负荷、通风需求及人员密度进行精确计算。我们采用ASHRAE标准进行热负荷模拟分析,最终确定总制冷量为320kW,并配置4台单机制冷量为80kW的模块化耐高温风冷机组,实现冗余运行,提升系统可靠性。
在设备布局方面,考虑到车间空间受限且存在大量高温设备,空调主机不宜布置在熔炉附近。我们选择将主机集中安装于车间外围的专用设备平台上,该位置通风良好、远离高温辐射源,并设有遮阳棚以降低太阳直射带来的附加热负荷。室内送风末端则采用耐高温风管配合防辐射风口,沿车间顶部两侧布置,形成定向送风模式,确保冷风能有效覆盖操作区域。回风系统设置在人员活动密集区下方,形成合理的气流组织,避免冷热空气短路。
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在于材料与工艺的适应性把控。所有风管均采用双层不锈钢材质,中间填充耐高温硅酸铝保温材料,确保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变形或保温失效。电气线路则全部采用耐高温阻燃电缆,并穿金属套管敷设,防止因高温导致绝缘老化引发安全事故。此外,针对空调外机的散热问题,我们在设备平台加装了轴流风机辅助排风,并设置自动清洗装置定期清理冷凝器翅片上的积尘,保证换热效率。
安装实施过程中,安全与协调是重中之重。由于熔炉车间为连续生产区域,施工必须避开高温作业高峰期,通常安排在夜间停炉维护时段进行。施工前,项目团队与生产部门密切沟通,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流程。设备吊装采用专业起重机械,并由持证人员操作,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均佩戴防护装备。管道焊接严格执行工艺规范,焊缝经X光探伤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控制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和绝缘检查,确保电气安全。
系统调试是验证安装质量的关键步骤。我们按照“单机调试—联动试车—负荷运行”的流程逐步推进。首先对每台空调机组进行独立启停测试,检查压缩机、风机、电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随后开启整个系统,监测各测点的温度、风速和压力参数,调整风阀开度以优化气流分布。在满负荷运行72小时后,车间操作区温度稳定控制在28±2℃,相对湿度维持在60%以下,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系统噪音控制在75dB以内,未对生产环境造成干扰。
后期运维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巡检制度,定期更换过滤器、清洗换热器,并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自系统投运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18个月,未发生因高温导致的设备故障,操作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约12%。
综上所述,玻璃熔炉车间耐高温空调系统的成功安装,不仅依赖于科学的设计与优质的设备选型,更离不开严谨的施工管理和精细的调试过程。该实践案例为类似高温工业环境下的空调系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管理经验,对推动玻璃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