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烧制车间的生产过程中,高温环境是不可避免的工艺条件。窑炉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辐射和热对流,使得车间内温度长期维持在40℃以上,局部区域甚至可达60℃。这种极端环境不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与工作效率,也对设备稳定运行构成威胁。为改善作业环境,提升生产安全与员工舒适度,近年来我单位在多个陶瓷烧制车间实施了空调系统安装工程。经过多轮实践与技术优化,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首先,空调系统选型必须充分考虑车间的特殊工况。普通民用或商用空调难以适应高温、高粉尘、强振动的工业环境,极易出现故障或寿命缩短。因此,在项目初期我们优先选用工业级高温专用空调机组,这类设备具备更强的耐热性能和防尘设计,压缩机、电机等关键部件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并配置IP54及以上防护等级的外壳。同时,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尤为关键,应避免直接暴露在窑炉热辐射范围内,建议设置遮阳棚或隔热屏障,并确保通风良好,防止因散热不良导致制冷效率下降或设备过热停机。
其次,气流组织设计是决定降温效果的核心环节。陶瓷车间通常空间高大,热源分布不均,若采用传统侧送风方式,冷空气易被热气流抬升,难以到达人员操作区域。为此,我们采用了“分层送风+岗位送风”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在车间顶部设置高位送风口,实现整体空间的温度均衡;同时在工人集中作业区(如装坯台、出窑口)增设低位可调式送风管道或风机盘管,形成定向冷却气流,有效降低体感温度。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该方案可使操作区温度较未改造前降低8~12℃,显著提升了作业舒适性。
第三,空调系统的布局需兼顾节能与维护便利性。由于陶瓷车间粉尘浓度较高,空调滤网极易堵塞,影响换热效率。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增加了初效+中效两级过滤装置,并设置便于拆卸清洗的检修口。同时,结合车间生产节奏,空调系统配备了智能温控与分时段运行功能,在非生产时段自动调低负荷或进入待机状态,避免能源浪费。此外,所有空调设备均预留足够的检修通道,关键部件如蒸发器、冷凝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现场更换,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第四,电气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工业安全标准。高温环境下电缆绝缘老化加速,因此我们选用耐高温阻燃型电缆,并采用桥架或穿管保护,避免线路裸露。控制箱加装散热风扇与温控开关,防止内部元器件过热。整个系统接入车间PLC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报警,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或设备停机,可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最后,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不容忽视。空调安装往往涉及土建、电气、暖通等多个专业,需与窑炉运行时间错开,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我们采取“分段施工、夜间作业”的策略,在停产检修期完成主要管线铺设与设备吊装,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同时,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各作业班组明确工艺要求与安全规范,杜绝野蛮施工造成设备损伤。
综上所述,陶瓷烧制车间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安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设备选型、气流组织、节能控制、安全防护及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化实施,不仅能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满意度,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间接提高生产效率。未来,随着变频技术、热回收系统及智能化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此类高温工业场所的环境调控将更加高效与可持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踪新技术应用,不断优化现有方案,为打造绿色、安全、舒适的现代陶瓷生产车间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