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需求的提升,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的占比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集中释放,给电网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缓解这一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夜间蓄冷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夜间蓄冷技术,顾名思义,是利用夜间电力负荷较低、电价相对便宜的时间段,通过制冷设备将冷量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释放使用。这种“移峰填
节能降碳 2025-11-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能效水平。传统的空调系统往往独立于建筑设计之外,存在安装空间浪费、设备外露影响美观、系统能效偏低等问题。为此,建筑一体化空调节能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实现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建筑一体化空调节能技术,是指将空调系统的设备、管道、控制系统等要素与建筑结构、围护体系、立面设计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制冷空调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正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传统制冷剂如氢氟碳化物(HFCs)虽然在制冷性能上表现出色,但其高全球变暖潜值(GWP)对气候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为此,国际社会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等协议,推动逐步削减高GWP制冷剂的使用。在此背景下,低GWP制冷的开发与应用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尤其在节能空调领域,低GWP制冷剂的应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的占比持续攀升。特别是在我国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显著,从北方的寒冷干燥到南方的湿热多雨,单一模式的空调系统难以兼顾能效与舒适性。因此,设计一种区域气候适应型空调节能系统,根据各地气候特点优化运行策略,已成为实现建筑低碳化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路径。首先,区域气候适应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以华北地区为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在现代建筑环境中,如何实现舒适性与能源效率的平衡,已成为建筑设计与运行管理中的核心议题。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双碳”目标的推进,传统的空调系统因其高能耗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自然通风作为一种低能耗、环保的通风方式,重新受到广泛关注。将自然通风与机械空调系统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节能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还能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热舒适性。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压和热压差驱动空气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空调作为建筑能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水平受到广泛关注。在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被誉为“心脏”,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整机能效比(EER)和季节能效比(SEER)。因此,提升空调压缩机的能效已成为制冷空调行业技术攻关的核心方向。近年来,通过材料科学、结构设计、控制策略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空调压缩机能效实现了显著提升。首先,在压缩机结构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上升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尤其在大型商业楼宇、办公楼和公共设施中,空调系统的电力消耗常常占据总能耗的40%以上。如何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与节能管理,成为智慧建筑发展中的关键课题。近年来,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将空调设备接入智能网络,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能耗中的空调系统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传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耗电量大、能效比低,尤其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时期,电力负荷急剧上升,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作为一种具有高储能密度的新型功能材料,正逐步在空调节能技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变材料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邮箱:3971291381@qq.com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